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内因: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外因:1853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强迫日本打开国门,幕府统治发生动摇,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剧。

条件:1868年,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结束了幕府统治。(倒幕运动

二、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

三、目的:巩固统治,摆脱民族危机。

四、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五、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六、意义: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但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七、启示:全面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善于向先进国家学习;从具体国情出发,不断创新。

八、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改革

时间

天皇

学习对象

性质

结果

相同点

大化改新

646年

孝德天皇

唐朝典章制度

自上而下的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都向先进国家学习

2、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

3、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4、都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治维新

1868年

明治天皇

西方资本主义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一、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时间

1868年

1898年

人物

明治天皇、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实现救亡图存

国内环境

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天皇掌握实权

顽固派势力强大

国际环境

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国际环境较为宽松。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领导力量

明治天皇、改革派

光绪帝、维新派

结果

成功,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成功/失败原因

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清王朝统治腐朽,顽固派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相同点

1、相同背景:都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2、相同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相同方向:都向先进的国家学习

4、相同作用: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十、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

时间

19世纪60年代

1868年

1861年

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

明治天皇

亚历山大二世

目的

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统治

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全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废除农奴制

结果

失败,没有实现富国强兵,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成功,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成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相同点

1、都面临统治危机2、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3、都推动了社会进步4、都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十一、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黑船事件、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侵略日本,史称“黑船事件”,使日本遭遇民族危机。为了巩固统治,摆脱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