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寒门难出贵子”,每个人都以清华北大来衡量贵子,城市也难出贵子吧?我2008年考上了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就是人们所认识的二B院校,寒门子弟去读二B院校,在众多人眼里就是个傻B。

08年高考完毕,收到通知书后,班主任和我说,叫我回去复读,可以免除学费,我爸爸也说回去复读吧,可以考点好的学校(我猜测爸爸是觉得学费比较贵16000一学期,一年下来都要25000左右吧)。但是我爸爸没和我说交不起学费,我对于一年20000的学费也没概念,我以为铁路补贴费有3,4万,爸妈供我读书的学费不成问题。

我的大学

因为我的倔强,我带着向往离开家乡到广州读书。我适用能力很强,我很快就融入了大学的生活。但是大学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象的美好,刚刚入学,我被同学嘲笑“tu bao 子”,嘴巴没说出,但是每个人都给我异样的眼光。在这里读二本的,基本是独生子女,他们除了穿着漂亮时尚,还见多识广。有个室友苹果手机出来,室友马上买了一台。而另外一个室友,父母早早就给她买了车,父母50多岁就退休到处旅游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们的零花钱一个月1000-2000,他们一个月零花等于我一学期。我慢慢意识到,我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我的大学

在大学,我看到父母因为我的学费打几份工作,熬到生病住院。我上大学不敢出去玩,每天都认真上课,课后去图书馆学习。在空余时间,我去勤工俭学,去做补习老师,钱不多,一个月多200-300的工资,目的就是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

大二那年,我爸全身被热水烫伤,回到家里,我看到父母憔悴无助,我心里就想着放弃,不想再读书了,我感觉我读书是一直负担。但是因为亲人朋友劝说,我坚持下来了。坚持下来后,我很珍惜这次机会,每天都到图书馆学习,考取了四级证书,多媒体中级设计师。那时候也不知道为何考,就是觉得多个证或许以后有用。

大三暑假后,我没有回家,我想着去工厂打工,想着挣伙食费,于是和同学就去了东莞,并且和她一起去入厂,厂里的床脏得要死,那些外省妇女天天不洗澡,流水线生产,一天10几个小时。每天除了去流水线,就是洗澡吃饭睡觉。没有坚持一周,同学就受不了,她全身过敏并且非常严重。我也过敏了,但是比较轻微。她离职不久后,我也跟着离开了。当时堂哥在东莞,我也在他家里住了几天,后面又去表哥那里住了1晚,然后就这样离开了东莞。这次打工,我深刻认识到,人必须要有一技术之长,不然以后就会走父母走过的路,并且孩子也跟着吃苦。

大四时候,室友还在宿舍过,而我早早就出去市区找工作了,那时候不确定做什么好,就找了网站编辑和网页设计师的工作,都是工作了一个月,就回学校迎接毕业了。

无边湖

总算熬过了4年,迎来了毕业典礼,可以出去工作了,我感觉自己是得到解脱一样。我心里想着:过年可以给父母钱花了,我可以挣更多钱了,父母可以不用那么累了…..、

毕业后,我发现找工作艰难,我父母一年挣25000给我读书的艰辛。我开始后悔,后悔自己当初选择,花那么多钱读个二本无用。要是读个好的大专,可以省下7,8万,找工作也差不多这样。我一边懊悔,一边努力自学前端开发。。

寒门子弟选择读二本院校是否值得?下期继续和你们分享我的故事,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