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凤清于老凤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 张志立

“羡子年少正得路,如有扶桑初日升”,青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忆往昔,九州大地之崛起离不开前辈的进取与努力;立当下,新时代的人们正处于民族复兴的路口,我们更应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继前人之薪火,传后世之千秋。

总有先贤带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指引我们,一次次地印证“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的豪放誓言;周恩来总理曾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学成必归,报效祖国”。在我看来,这些背负守护的誓言,更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这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亘古绵延的精神密码。

他们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道路上一路奋进,谱写出我们青年的最美青春!

使命是一种不计较得失的深情,是一种屹立不倒的信念,它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陆游在饱受奸佞排挤,屡遭庸帝贬谪,却仍心系苍生,坚持收复北方,几番铁马冰河入梦来,位卑未敢忘忧国范仲淹挣脱强权压力,不顾利益纠葛,锐意进取,改革吏治,面对质疑反问“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赵一曼身陷囹圄,遭受残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死前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正如现今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抗疫,举国致敬最美逆行者。正是这种使命,让无数的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赴危难,为民族大义而前赴后继。

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石油工人;用血肉之躯抗击洪水、抗震救灾的青年;奥运会、世博会、国庆大典中的志愿者;平均年龄35岁的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3岁的航天神舟团队……他们是我们祖国强国富民的青年一代。

正如李大钊曾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吾辈青年之未来早与国家命脉相偎相依,投身这天地之熔炉,总有些梦想与意志会薪火相传。雏凤清于老凤声,青出于蓝胜于蓝。吾愿以书生意气,传华夏千载薪火;吾更愿以青年使命,佑祖国万里恒昌!

评点:徐金凤

文章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视角广阔,既讴歌了中华民族斗争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又高度展现了中国的实力和风采,更突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在语言方面,文中大量引用诗句,增强了感染力,显示出深厚的文学积淀,句式骈散结合、长短交错,使文气顺畅,情感强烈;铿锵有力,韵味悠长,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是一篇佳作。

教师简介

徐金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正高级职称,自治区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级教材编选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新疆兵团高中语文徐金凤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师市高中语文徐金凤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理事,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兵团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兵团高中语文常务理事;兵团中学语文专委会副秘书长;兵团英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兵团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兵团优秀教师,师市教学名师;师市兼职教研员;多次在教育部主办的国培计划中担任培训讲师。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研究13项;主编及参编专业教学辅导用书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