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沁阳市流传着这样一个传奇故事,抗战时期,沁阳市山王庄镇山王庄村一位名叫郜德纯的农民曾徒手杀了一名日本兵。

徒手杀日寇!这到底是民间传说的抗日神剧,还是确有其事?经过深入挖掘,发现这不仅是个真实的史实,而且英雄杀敌后不久,即被汉奸所害。然而,令人可喜的是,在那兵荒马乱的漫长岁月里,郜德纯的幼子郜永芳不仅在母亲的拉扯下慢慢长大参加了革命,而且还依靠党为父亲报了仇雪了恨。

郜德纯徒手杀敌

1938年2月,日寇攻占了位于河南、山西之间的交通要道山王庄村。面对日寇的烧杀抢掠,老百姓一听说“老日本来了”,就赶快往山里跑。

5月的一天,村东头又传来“老日本进村了”的消息。郜德纯的妻子廉秀英领着三个孩子赶快往村西头跑。跑到村西头,只见一个日本鬼子腰挎刺刀、身背钢盔,正在东张西望,吓得廉秀英带着孩子赶紧顺势拐进了张庄村。进村没走多远,正好碰到丈夫郜德纯。

见到丈夫,紧张的廉秀英如释重负地哭了起来,她告诉丈夫,村西头有个日本鬼子,让他赶紧和自己一起逃难。郜德纯边安慰她们母子,边让她们赶快逃往山脚下的盆窑村,自己则去找王德新等人,商量着如何去对付这个落单的日本鬼子。经过商议,大家决定,先由郜德纯一人对付日本鬼子,其他人见机行事。

郜德纯走出张庄村,直奔鬼子而来。那日本鬼子见郜德纯一身农民打扮,且孤身一人,就毫无防备不说,还直用手势跟郜德纯打招呼。

郜德纯虽听不懂日本鬼子说的话,但从手势中,猜出小鬼子想吃黄瓜解渴。于是便用手指指远处的菜地说:“那边黄瓜的,大大地好吃!”

郜德纯在前边带路,小鬼子跟在后边。走着走着,郜德纯悄悄回头扫了一眼,见这小鬼子没有一点防备,就突然回头把小鬼子按翻在地。小鬼子也是训练有素,虽受到突然袭击,但很快反应过来,反而把人高马大的郜德纯给压在了下面。就在这紧要关头,王德新等人赶到,按倒小鬼子。郜德纯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朝小鬼子头上猛砸。杀死小鬼子后,郜德纯把战利品交给了抗日县政府。就这样,郜德纯徒手杀日寇的壮举轰动了十里八村。

杀敌英雄原来是共产党员

郜德纯为何敢只身徒手杀敌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郜德纯勇杀日本兵当然也不是一时兴起,因为他是共产党员,抗日杀敌是他的职责所在。

郜德纯1914年出生于山王庄村一个还算殷实的农民家庭。家里有水地五亩六分、旱地八分、竹园八亩;房院两处,房屋十七间;弟弟名叫郜德均。可随着父亲英年早逝,家中是变故不断,先是被远房本家霸占去了一半家产和田地。后来,郜德均被别人家的小狗咬伤了腿,他随手捡起一块砖头去砸,不料正好砸中狗的头部,把狗给砸死。别人家堵上门,不仅要求赔情,还要求赔钱,吓得孤儿寡母不敢出门。

生活中的种种不公,给郜德纯兄弟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上学后,他们在进步教师冯载的引导下,认识到了仇恨的根源,认识到了反帝、反封建、反压迫的重要意义,成为思想进步的新青年。

学校毕业后,郜德纯打入山王庄村的自卫团,利用自己的文化与胆识,赢得了团长都立礼的信任,成为他的贴身护兵,暗地里为党工作。1935年,郜德纯、郜德均兄弟俩,在王毅之(解放后曾任轻工业部副部长)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斗争。

郜德纯杀死日本鬼子后,共产党员的身份已经暴露。于是,他就按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直接做都立礼的抗战工作。就在此时,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南下太行来到沁阳发动群众进行抗战,都立礼出于这种压力,表面上表示愿意参加八路军,可就是不行动。经过郜德纯一个多月的思想工作,才勉强拿出十余支步枪和一些子弹,由郜德纯带着参加八路军。1938年9月,郜德纯来到沁阳紫陵村参加了中共沁阳中心县委新组建的“沁河游击大队”,任第三中队政治指导员。

1939年农历七月,郜德纯来到沁阳西万村开展革命工作,被躲避在西万村准备投降日军的山王庄村自卫团副团长都立智发现,报告给团长都立礼。他们指派郜夏云、郜祥云、刘发胜等人,于农历七月初九下午三时许,将郜德纯杀害在西万村大街西头下坡处。

郜永芳的艰苦岁月

当天下午,闻知噩耗的廉秀英带着儿子郜永芳前去给丈夫收尸,可那些凶手挥舞着枪不让靠前。廉秀英怕这些穷凶极恶之徒斩草除根,便赶紧去哭求都立智高抬贵手。都立智却装着一点也不知情的样子,让他们再去求杀人凶手。当他们母子又来到现场时,天已经黑了,郜德纯的尸首也不见了踪影,母子二人对空长哭,声震夜空。直到第三天傍晚,他们才在西万村东北的石河滩找到尸首。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牺牲后,年仅9岁的郜永芳就开始帮助母亲过生活。为了生存,他每天拾柴烧火,挖野菜给全家充饥。后来,迫不得已他只得和村里的小伙伴,结伴去日军据点给日寇洗桶、洗碗,挣点剩饭吃。可恶的日本鬼子却每次都把吃剩的大米饭倒到河里,他和小伙伴不得不从河里捞饭吃。1942年,他看到大人们从邻近的博爱县城担盐到山王庄集贸市场上卖能挣钱,就跟着大人们一起去贩盐。他年纪小不会担,就每次尽力背上30斤。1944年,他已经一次能背40斤盐了,可日军发现这些盐有的流入了山西的八路军手中,便禁止卖盐。没办法,他便冒险跟着大人们去开封买卖洋货,来回数天时间,一路上受尽了日军、伪军和伪警察的欺压与讹诈,差点命丧途中,吓得他再也不敢去。

郜永芳和母亲的努力并没有使家里得以温饱,相反,天灾人祸交加,不幸接踵而来。为了活命,他们先卖了家里的竹园,后又卖了家里的三间瓦房,可就是这样,三四年光景,妹妹和弟弟还是先后夭折。

这苦难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就在令人绝望时,1944年秋天,一个好消息传来——山里的杨庄河一带有八路军活动,还成立了沁博县人民政府。

听到这个消息,已经14周岁的郜永芳兴奋异常,他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是父亲参加过的队伍,敌人杀害父亲就因为他是八路军,是共产党员。他想进山找八路军,参军为父报仇,可想想自己年龄还太小不能参加,内心充满了愧疚。

叔叔郜德均回来了

郜永芳已经快9年没见过叔叔了,叔叔在他脑海里的印象已经越来越模糊。他只记得1937年正月初,叔叔郜德均根据沁阳中心县委的安排,要去山西太原参加由我党领导的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是他和父亲把叔叔送到石河口的老槐树下,与叔叔依依惜别。

叔叔走后一直没有音讯,直到1942年的秋天,他们才收到叔叔来自山西运城盐场寨的一封信。信中说,他已知道哥哥遇难的消息,要郜永芳能上学还是要上学,不能上学要好好长大成人。此后又是杳无音信。

1945年8月的一天,郜永芳和母亲正在地里干活,忽然有人跑来喊到:“快回去吧!郜德均回来了!”

母子二人跑回家中,郜永芳只见叔叔身穿八路军军装,腰挎盒子枪,身后还有十几名八路军战士,英姿飒爽。亲人相见,抱头痛哭。廉秀英向郜德均哭诉了郜德纯被都立礼、都立智杀害的经过,以及这些年来他们受的种种苦难。郜德均也给他们讲述了他在外这些年,由太原到延安,再回到家乡的经过。讲罢多时,郜德纯对郜永芳说:“你快长大成人了,有机会还是要上学。”

郜永芳一听,赶忙接话道:“叔叔你回来了,一定要给我父亲报仇呀!”

郜德均稍一停顿说道:“你说的是家仇。仇不是不报,我们要报,只要我们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旧政府,我们自己的仇也就报了。”

叔叔的一番话让郜永芳一头雾水。过了一段时间,叔叔又回来了,郜永芳又提起报仇的事,叔叔说道:“你父亲的仇,不纯粹是家仇,也不是个人的仇,郜祥云等几个人是受人指派充当打手的,不能把仇恨只记在他们身上。”

郜永芳听不懂,说道:“杀父之仇我一定要报!”

叔叔说道:“以后你就会理解!”

父亲的大仇得报

郜永芳尽管听不懂叔叔的话,但他内心里坚信叔叔说得肯定没错。家乡解放了,敌人还要反攻,他就积极参加村自卫队,协助民兵站岗放哨,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浪潮中。

1945年11月9日,沁阳城解放了。12日叔叔就捎口信让他到县城一趟。来到县城,叔叔对他说:“咱们一同去原日军宪兵队住的地方认个人。”

在日军原宪兵队监狱,叔叔让他看看关押的人里认识谁。郜永芳一眼就认出了杀害父亲的主谋都立智。他兴奋地对叔叔说:“就是他,都立智!就是他,都立智!”原来在解放沁阳城时八路军抓获了都立智。过几天,叔叔对郜永芳说:“都立智在西万公审后被枪毙了!”

都立智虽被政府处决了,但想着父仇只报了一半,郜永芳怎么也高兴不起来。1946年腊月,他积极要求参加民兵,认为这样手中有了枪,就可以报杀父之仇。但参加民兵后,随着受教育的深入,郜永芳的思想觉悟和阶级觉悟有了极大提高,认识到参加民兵报杀父之仇是自己的私事,保护胜利果实才是大事,只有胜利果实保住了,杀父之仇才能一一得报。

果不其然,在之后的不长时间里,杀害郜德纯的数名凶手,除去郜夏云1942年被人黑枪打死外,其余人员都先后被法办——1946年10月,沁阳公安局抓住了孟祥云;1947年6月,博爱第二次解放,抓获了凶手都立礼。1947年7月,沁阳第二次解放,抓获了凶手刘发胜。郜永芳看着依靠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己大仇得报,更激发了他投身革命的激情。

尾声

沁阳第一次解放后,郜德均在沁阳独立营任指导员;国民党二次占领沁阳后,调任军分区四十六团任连指导员;1947年10月,在河南修武县牺牲,时年31岁。

郜永芳,1946年参加民兵,多次支前参战;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沁阳县电业局局长等职,201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