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最后一天,想对2023年的高考学子说:别再被类似2022年高考意象材料作文题给吓住了。要在审题上多下功夫,要学会“破题”。“破”乃读解题意,之后方能“立意。”

陆机文赋》云写作之难:“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物——意——文”的关系,由物立意,怕的是“意不称物”,不称,就是不符合那个事物原本包含的意思。跑题了,南辕北辙了。这在考试中是致命的错误。

现在高考作文命题,多为情景化或意象性写作题目。从某一场合、某一景象、某一情节、某一行业的专业术语等列举材料,要求考生据此立意写作。要注意的是,这些材料大多具有“双关”性,也就是题目本身说的是一回事,其实,它具有比喻和关联的意义,暗含着某个观点、哲理。这就需要由此物联系到那个关联的意义,据此确立主题。

比如2021年高考作是以书法写“人”为材料,一撇一捺写成了人字,简单两笔,看似简单,但真正写好人字,要下一番功夫。题目中提示了撇和捺的笔法要点,从入笔到运笔再到收笔,还要考虑架构,这个“人”才能写得好,立得住。但是,如果你只是围绕笔法写,比如书法要取法乎上,要临帖,要学王羲之,撇要长,捺要短,起笔轻入,运笔发力,收笔要有顺势等等就错了,还要引申和挖掘。即:由书法之人推及到生活中如何做人。

写好人字不易,生活和工作中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勤奋的人,有所作为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爱心的人,善良的人,更不容易。如同书法中的笔法,一笔就是多少年的历练,一笔就是多少次失败后的再次提笔,遂可成就人生大业。可从古今中外选择名人事例论证,司马迁宫刑而写《史记》,达芬奇兴趣广泛勤于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勤奋耕耘,不仅画出了名作《蒙娜丽莎的微笑》,还在航空、水利、机械方面提出了大胆构想,成为五百年来第一人,苏轼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不但让他成为最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美食家、书法家。还有袁隆平、钟南山两位院士,还有全红蝉跳水运动员,还有埃隆 马斯克像把发动机开到爆炸的工作精神等等。

这就是围绕材料,再引申、挖掘,将立意提炼出来,升华到新的高度!

[全国新高考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题目】

一看题目是不是有些懵了,你不会下围棋,也不懂棋理,怎么能写出文章来呢?其实,仔细看题目,已经做出了明确的提示,本手、妙手、俗手的各自含义,题目中都已经说明了,而且,题目中有“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这样的题眼,弄懂了,写作此文并不难。

所以,一定要搞懂三手的各自含义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再由此引申挖掘,确立主题,选好材料,明确文体(记叙还是议论),再提笔写作。

三手分别代表的含义

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

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

俗手是貌似合理,但却有害全局的下法。

三者关系

初学者应从本手开始,扎扎实实的学好基本功,本手功夫扎实了,对棋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可能出现妙手;忽视本手的练习,冒进追求妙手,适得其反,就会出现俗手。

推及引申,确立观点

本手强调打牢基础,,妙手强调创新创造,俗手则急于求成,忽略了基础。同理,做任何事情,基础不牢而急于求成,必然后劲不足,欲速则不达。

联系现实开展论述

题目给的材料是话题和观点,是虚的东西,联系现实则要选择素材,是实的东西。证明虚的观点,要使用实的素材,也就是事实例证,这就是“由实而虚”,不能“由虚而虚”。后者,就是空洞说理,没有说服力。

作文大纲

拟题:

妙手来自于本手

开头段

围棋之道,首推妙手。黑白博弈,棋子起落之间,几招便奠定胜局。但,活水流长在于源,学艺精深在于基。妙手不经过本手的反复历练,何以耐住气力,何以眼观全局,何以赢得终局?人生如棋,学习工作,亦出同理。

主体段(列举典型的有时代感的事例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论证)

第一层:创造奇迹都要一步步做起

中科院士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之梦,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土地植本,不断寻找水稻高产的杂交方法和手段,终于创造了世界高产的记录。奥运小将全红婵以无可挑剔的高难动作和堪称绝招的入水获得金牌,是因为她从跳水的基本动作开始,每天苦练四五个小时,日如一日,年复一年,在扎扎实实的基础上不断向高难动作冲刺。

【特别注意】

只是列举事实不是说理,要知道,摆事实还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将事实包含的道理通过议论的方式揭示出来,阐释清楚。在议论的时候,一定要“贴住、靠住”题目中的材料和关键词,切切莫要忘记这一点。

以下就是“贴靠”的议论段:

“由此证明,骄人成绩和创造奇迹的道路,都是从第一步开始的。没有不经过基础研究基础训练就能妙手摘星的神话。正如孟子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围棋的本手是妙手的基础,妙手是本手的发挥和创造。妙源于本而又高于本,绝非靠投机取巧或几招俗手就能实现的”。

第二层:掌握规律,熟谙于心,方能妙手如春

本手固,夯实了基础,就一定能出妙手么?不一定。在加强基础学习的同时,还要细心观察钻研,在不断反复的实践中,掌握事物的规律。郑板桥画竹,在长期的观察临摹中,将现实之竹化成胸中之竹,然后再展现于纸上。当胸有成竹之后,郑板桥笔下的竹子既逼真灵动,又寄寓了高尚节操的情怀,故成为画竹的妙手、高手、奇手,至今无人超越。因此,棋技提高不仅要靠本手之练,好要实现“心悟”。数学奇才韦神能解决航天工业中一系列空间系数摩擦的问题,除了靠他一遍遍刷题,本手扎实,还在于他善于悟,不断总结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才能一战称神。

以下是贴靠的议论段

由此看来,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除了靠一次次的积累,还要深究其理,深悟其道,专注于某个领域的创新出新。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开凿一口口浅井,不如化同样的时间去开凿一口深井。比如中国的神州14能迅猛发展,就是靠一代代科研人的不懈奋斗和专注,更得于对规律性问题的研判和提升。行有本手,心有妙手,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取胜。

结尾段

这世界的一切都犹如一盘大棋。做任何事情,都要正本清源,方为正途。舍本逐末,人之大忌。以本为本,方能妙手天成。

【2022全国新高考2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题目

本题依然属于情景化作文题,选取了古典名著曹雪芹所著《红楼梦》里的一个场景:众人给一个亭子命名。很多考生一看到这个题目,感觉摸不到头脑了。怎么会考《红楼梦》呢,这可是古典名著,而且由此派生出一门学问,就叫“红学”啊。于是,感觉这个题目太难写了。其实,认真审题后,你就会发现,根本不是考红学,而是借题发挥而已。众人围绕亭子的命名,先后提出了三个说法。题目中的指向性很明显,称赞了宝玉的命名。

更重要的是,题目在要求写作时做了如下提示: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这句话很重要,看到后,就不要再为《红楼梦》的章节所纠缠,而要在关键词“移用”“化用”“独创”上下功夫思考,并结合现实和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完全可以忽略《红楼梦》的内容,读懂了题意,就不会被题目吓到了。就是让考生据此谈谈借鉴和独创的关系么,云里雾里的,看清除了,就晴朗见天了。

如此,“翼然——泻玉——沁芳”,此亭的命名,经过三轮提炼,终于出台了。第一个有出处,不是原创;第二个过于直白,缺乏含蓄和诗意;只有第三个,含蓄又带来想象的空间,所以更妙。再联系题目中的“众人给匾额提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些文字,就知道这篇作文题目应是“借鉴模仿之后,创新才是取胜之道。”

至于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说明文、诗歌、小说、说明文等等,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写作格式和要求,所以,确定文体很重要。一旦确定写议论文,就要按照论说文的三段式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确立观点论点,再组织论据证明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如果选择写记叙文,就要体现记叙的六要素,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什么事情,是何原因,有何结果。同时,要夹叙夹议,有细节描写。散文对语言的要求高,必须优美,情感要细腻,有一定难度。一般的说,都选择写记叙和议论,能写记叙就不写议论文。议论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且要求旁征博引。记叙就是真实记叙人事景,夹叙夹议,有传神的细节和真实的感情。

显然,这篇题目,是不好写成记叙文的,那只能选择议论文了。

作文大纲

拟题:

由借鉴而创造,方为取胜之道

开头段

追求饱含意蕴的意象之美,古今相通!《红楼梦》中,众人为新修的亭子题写匾额之名,斟字酌句,用心推敲,为何贾宝玉提出的“沁芳”获得首肯?在我看来,此名和前两个相比,既不落俗套,又平添新雅之意。而且,此名人景合一,情境相生,属于宝玉的独创。由此看来,移用拿来可行,借鉴化用也可,但独创更合人心,更添夺目光彩。

主体段

任何创新、创造大概都要经历一个借鉴模仿的阶段,但一味模仿借鉴就会导致眼光短浅,而且,总是跟在别人的后边,慢半拍的步子是不会超越别人的,更难以致远。所以,创新出新,永远是长远之计、取胜之道。

例证1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张艺谋导演采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伴随着一首古诗,一句民谚,时令节气的变化有优美的中华文化,也有中华民族感知自然的丰富智慧。这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借鉴基础上的创新,别树一帜!很中国、很民族、很自信、很大气。此刻,万众瞩目中国北京,既传统又现代,博得世界的高度礼赞。

例证2

医学家屠呦呦,在研究传统中药治疗肠道炎顽疾过程中,反复借鉴先人的成果,但又敢于新的尝试和创新。历经50余载反复探索实验,利用中西结合的办法,终于从中草药中提取了青蒿素,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为中华民族和中医宝藏,争得了荣誉,也给诸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例证3

袁隆平院士为了创造高产杂交水稻,实现“禾下乘凉”的梦想,没有一味地跟在别人科研成果地后边借鉴模仿,他的拿来是为了创新,他的借鉴是为了中国拥有自己水稻高产的种子。历经数十年的摸索实验,水稻超千斤,苗高如大树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例证4

中国航天路起步晚,但是,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发射,到神舟12号火箭的发射,中国航天人历经数十年的几代人的接力拼搏,在创新创造的征途上凯歌频传。如今,天宫号空间站遨游苍穹,祝融号探测器巡游火星,嫦娥号月球车首次驶入背面,更有一箭发射24星的骄人成绩。如今,浩渺无垠的太空,已写满了中国航天人创新创造‘自强不息的荣耀。

结尾段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宝玉的沁芳脱颖而出,是因为在借鉴的基础上又融入花木映水的诗意境界,因而显得高雅不凡。而红楼一梦随风过,创新创造壮河山。创新创造,是一种开天辟地的力量,更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新时代,还要看我中国一代青年的发奋创造,共创中国人的更大荣光。

2023年高考作文,老夫预测二点:

其一,意象性材料作文形式照例。

其二,于“变局”中顺变还是处惊不变,极有可能成为作文题之一。所给材料,易经、古诗、论语、典故等。